在川北丘陵起伏的剑阁县,一家深耕本土的金融机构正通过创新服务改变着乡村面貌。作为全县网点覆盖率最高的银行,四川剑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剑阁农商银行)的绿色招牌遍布23个乡镇,近三年累计发放涉农贷款超50亿元。
一、定制化信贷产品破解融资难题
针对不同农业经营主体,剑阁农商银行推出”茶叶贷””脆李贷””养殖贷”等特色信贷产品。通过简化贷款流程、提高授信额度,帮助农户解决生产资金短缺问题。在汉阳镇,500多户果农通过”脆李贷”获得资金支持,建成标准化果园1200余亩。
该行创新推出的”整村授信”模式,已在87个行政村完成信用体系建设。村民通过手机银行即可申请最高30万元的信用贷款,最快2小时到账。这种”一次核定、随用随贷”的灵活方式,有效激活了农村金融活水。
二、智慧银行建设提升服务质效
剑阁农商银行在全县布设132台助农取款机,实现金融服务”村村通”。同时升级改造的智能柜台,支持刷脸取款、电子社保卡激活等23项便民功能。在普安镇营业部,65%的日常业务已实现自助办理,客户平均等候时间缩短至6分钟。
通过自主研发的”蜀信e”手机银行,农户可在线办理存款、理财、缴费等业务。特别设计的”惠农版”界面,采用大字体、语音导航等功能,方便老年客户使用。目前该平台已绑定县域涉农补贴账户9.2万户,年交易金额突破18亿元。
三、金融知识普及培育信用环境
每月15日的”金融夜校”已成为剑阁农商银行的特色服务。由客户经理组成的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,讲解反假币知识、防范电信诈骗等实用内容。在近三年的活动中,累计发放宣传手册4.7万份,培训农户1.2万人次。
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银行定期举办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专题培训。通过建立”银行+合作社+农户”的三方联动机制,帮助37家专业合作社规范财务管理,提升信用评级。这种”授人以渔”的服务模式,正在培育更加健康的农村金融生态。
从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到完善基础金融服务,剑阁农商银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”乡村振兴主办银行”的定位。随着”整村授信”覆盖面的扩大和数字金融服务的深化,这家扎根县域的金融机构正在书写服务三农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