扎根县域的金融服务根基
在剑门关脚下的这片热土,剑阁农商银行用68年时间书写了服务三农的动人篇章。从最初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简陋柜台,到如今拥有32个营业网点的现代化金融机构,这家银行始终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。特别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,该行创新推出的”整村授信”模式,已为全县146个行政村建立信用档案,让5.8万农户享受到”家门口的金融服务”。
特色信贷产品矩阵解析
针对县域经济特点,剑阁农商银行打造了立体化的信贷服务体系:”蜀信·茶农贷”支持万亩茶园建设,”金牛贷”专项扶持肉牛养殖产业,”新农人创业贷”则面向返乡青年提供启动资金。这些特色产品实行差异化利率定价,最低可执行lpr基准利率下浮20%,切实减轻农户融资成本。统计显示,2023年涉农贷款余额突破42亿元,占全部贷款的81%。
科技赋能的普惠实践
当数字化浪潮席卷金融业,剑阁农商银行自主研发的”蜀信e”移动服务平台已迭代至4.0版本。通过这个指尖银行,农户可以完成贷款申请、农产品销售结算等23项功能操作。在七里村试点运行的”智慧菜市”项目中,电子支付系统与信贷额度实时联动,商户每完成一笔交易即可积累信用积分,这种创新模式使小微商户贷款审批时间缩短至2小时。
银政合作的创新样本
与县农业农村局的深度合作催生了”乡村振兴风险补偿基金”,该基金累计撬动信贷投放9.3亿元。在剑门关土鸡养殖基地,银行工作人员与农业技术员组成联合服务小组,既提供养殖贷款又给予技术指导。这种”金融+技术”的帮扶模式,使基地年出栏量从5万只增长到28万只,带动周边412户农户年均增收2.6万元。
面向未来的服务升级
在营业部大厅,适老化改造后的服务专区配备有方言语音系统;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客户经理团队正开展供应链金融培训;即将上线的”乡村金融夜校”将通过直播形式普及金融知识。这些举措彰显着这家农商银行从”资金提供者”向”综合服务商”的转型决心,持续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