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四川剑阁县,许多农户和小微企业主提到本地金融服务时,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剑阁农商银行。这家扎根农村的金融机构,究竟通过哪些具体措施支持乡村振兴?我们实地探访后发现,其服务模式藏着不少“接地气”的巧思。
一、量身定制的农业贷款方案
“以前想扩大养殖规模,但缺抵押物贷款难,现在凭信用就能申请30万。”养殖户老张提到的正是剑阁农商银行推出的“乡村振兴贷”。针对农户缺乏抵押物的痛点,银行创新采用“信用+产业”评估模式,将农户的种养技术、销售渠道等软实力纳入授信考量。目前该产品已覆盖全县17个乡镇,单笔放款最快仅需2个工作日。
二、移动金融服务站开进村口
在偏远的姚家沟村,每周三上午总能看到村民排队办理业务。这是剑阁农商银行设立的“助农服务点”,配备的移动终端可办理存取款、社保代缴等18项基础业务。更特别的是,工作人员会定期开展“金融知识小课堂”,用方言讲解防诈骗技巧、手机银行操作等实用内容。据统计,这类服务点已减少村民平均20公里的往返路程。
三、特色产业的全链条扶持
针对剑阁县的猕猴桃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,银行推出“种植贷-加工贷-销售贷”组合产品。以王家镇猕猴桃合作社为例,从初期每亩8000元的种植资金,到加工环节的设备融资,再到对接电商平台的销售回款保障,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金融服务。这种模式已带动当地6个产业园区年产值提升40%以上。
“我们正试点‘智慧农业贷’,通过物联网监测作物长势,动态调整授信额度。”银行负责人透露,下一步将深化“金融+科技”融合,计划在2024年前建成50个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站。从这些举措可以看出,剑阁农商银行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,书写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