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阁农商银行如何破解农村融资难题?

在剑阁县田间地头,老乡们最近常聊起村里新设的金融服务站。这个由四川剑阁农村商业银行打造的便民网点,不仅配备智能柜员机,还能现场办理小额信贷。作为扎根县域68年的金融机构,这家银行正在用创新方式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。

一、助农信贷的三大创新

针对农户缺乏抵押物的痛点,剑阁农商银行推出”茶叶贷””中药材贷”等特色产品。在汉阳镇,500多户茶农通过存货质押获得生产资金,单户最高可贷30万元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银行与县供销社合作开发的”供应链融资”模式,让农户凭采购订单就能申请贷款。

在风险控制方面,该行建立农户信用档案系统,整合土地确权、补贴发放等12类数据。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,实现贷款审批从7天缩短至2小时。今年新增涉农贷款中,信用贷款占比已达63%。

二、金融服务站的特殊功能

走进普安镇服务站,除了常规的存取款服务,墙上公示着各村金融联络员信息。这些由银行培训的本地”金融明白人”,已协助办理贷款申请286笔。服务站还定期举办金融夜校,用方言讲解防诈骗知识和手机银行操作。

更贴心的是,服务站配备流动服务车,每月固定日期开进偏远村组。在姚家乡,这辆”移动银行”累计为留守老人办理业务1200余次。这种”物理网点+电子渠道+流动服务”的三维网络,真正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。

三、政银合作的创新实践

剑阁农商银行与县政府共建的风险补偿基金,已撬动3.2亿元涉农贷款。针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,推出”财政贴息+银行让利”组合方案。在剑门关景区开发中,该行创新”门票收益权质押”方式,为23家民宿经营者提供低息贷款。

值得关注的是,银行与农业农村局合作开发的”智慧农经”平台,整合土地流转、农产品溯源等数据。通过这个平台,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在线申请贷款,系统自动测算授信额度。目前已有89家合作社通过该平台获得融资。

四、数字金融的县域探索

打开”蜀信e”手机银行,剑阁农户不仅能办理常规业务,还能在”惠农商城”销售农产品。该平台已入驻本地商户167家,累计交易额突破800万元。针对农村电商,银行特别推出”物流贷””仓储贷”等配套产品。

在支付结算方面,银行创新”云闪付+助农取款”模式,全县布设132个扫码支付示范村。最近推出的”乡村振兴主题卡”,整合医疗挂号、农资补贴等8项功能,发卡量已突破5万张。这些数字化探索,正在重塑农村金融生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