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阁农商银行如何助力乡村振兴?

在剑门关脚下的田间地头,总能看见背着挎包的银行工作人员穿梭忙碌。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金融服务,正是四川剑阁农村商业银行扎根乡村的真实写照。作为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力军,这家金融机构正在书写着怎样的乡村振兴故事?

一、普惠金融的深耕之道

剑阁农商银行的信贷员老张每周要走访5个行政村,他的工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农户的种养计划。针对不同农户需求,该行推出”茶叶贷””养殖贷”等特色信贷产品,单笔授信额度从3万元到50万元不等。去年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2.6亿元,直接带动3000余户农户增收。

在元山镇,返乡创业的王大姐通过”巾帼创业贷”获得20万元启动资金,如今她的竹编合作社年销售额突破百万。这样的案例在剑阁县23个乡镇不断上演,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。

二、科技赋能的便民实践

走进下寺镇的普惠金融服务站,村民老李正在助农终端上办理养老保险缴费。”以前要去县城排队,现在家门口3分钟就能办完”,他笑着说。这样的智能服务点已覆盖全县89%的行政村,月均办理业务量超过2万笔。

手机银行app的”惠农版”特别设计大字界面,新增语音操作功能。针对留守老人,还推出远程视频柜员服务。这些接地气的数字化改造,让金融服务真正”翻山越岭”走进千家万户。

三、产融结合的创新探索

剑门关旅游景区周边的民宿经营者最近收到个好消息:农商银行推出”文旅贷”产品,凭营业执照可申请最长5年期贷款。该行还联合县农业局推出”产业链融资”模式,为剑门关土鸡养殖户提供从鸡苗采购到销售回款的全周期金融服务。

在普安镇现代农业园,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正与农业专家共同走访大棚种植户。通过”银行+科研机构+农户”的三方合作模式,已培育出12个特色农业品牌,带动周边7个村集体经济发展。

四、未来发展的新蓝图

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,剑阁农商银行计划在未来三年新增50个乡村服务点,重点支持生态农业、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。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将试点”信用共同体”贷款模式,通过联保方式降低融资门槛。

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,正研发结合林权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贷款产品。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,探索”供应链金融”服务,帮助本地农产品打通线上销售渠道。这些创新举措正在重塑县域金融生态,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