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川北地区的田间地头,经常能看到身着深蓝制服的银行工作人员穿梭于农家院落。作为扎根剑阁54年的金融机构,四川剑阁农村商业银行究竟藏着哪些服务农村的独门秘籍?
一、破解服务难题的三重密码
走进三堆镇养殖户老王家,墙上挂着的”整村授信公示牌”格外醒目。”以前贷款要跑县城,现在农商行直接把服务点设到村委会”,老王边说边展示手机银行里的”蜀信e贷”额度。这种”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”的模式,正是剑阁农商银行深耕县域的生动注脚。
在营业部信贷窗口,工作人员正在为返乡创业青年办理”乡村振兴贷”。这款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色产品,利率较普通贷款下浮15%,已累计发放2.3亿元。通过建立12个乡镇金融服务站、43个村级便民点,该行将存取款、代缴费等基础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。
二、金融活水润泽特色产业
在汉阳镇翠云廊景区,农家乐老板张姐熟练使用”扫码付”接待游客。剑阁农商银行推出的”文旅贷”产品,已支持当地17家民宿改造升级。针对剑门关土鸡、剑阁贡米等地理标志产品,创新”产业链贷款”模式,通过核心企业担保,带动上下游农户获得融资。
在普安镇智慧菜园,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着大棚数据。该行与县农业农村局合作开发的”新农直通贷”,为37个智慧农业项目提供低息资金支持。通过”银村共建”机制,派驻23名金融村官驻村服务,量身定制茶叶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金融服务方案。
三、科技赋能打造普惠银行
扫码进入”剑阁农商银行”微信公众号,养老金测算、征信查询等12项便民功能整齐排列。今年上线的”移动银行车”已巡回服务89个行政村,为老年客户办理社保卡激活等业务2300余笔。通过布设43台农村金融自助终端,实现水电费缴纳、医保代扣等”一站式”办理。
在手机银行”乡村振兴”专区,”蜀信e贷”实现3分钟申请、1分钟放款,累计授信超5亿元。针对春耕秋收等农忙时节,推出”延时服务””错峰办贷”等特色举措。通过建立客户经理”包村责任制”,确保每个行政村都有专属金融服务顾问。
从木门会议旧址到翠云廊古柏群,剑阁农商银行始终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。当问及未来发展,该行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”物理网点+自助设备+移动终端+线上平台”四位一体服务网络,让更多农户享受到有温度的金融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