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阁农商银行为何成为农村金融首选?

扎根乡土的金融力量

在剑门关脚下的田间地头,经常能看到身着制服的信贷员骑着摩托车穿梭于村落。这种场景生动诠释着剑阁农商银行的服务理念——将银行柜台搬到农户家门口。作为全县营业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,23个乡镇便民服务点覆盖率达100%,真正实现”取款不出村、贷款送上门”。

家住汉阳镇的李明德对此深有体会:”去年扩建养鸡场差5万元,从申请到放款只用了三天。”这种高效源自该行独创的”整村授信”模式,通过提前建立农户信用档案,将传统7天的审批流程缩短至72小时。

特色金融产品矩阵

针对县域经济特点,剑阁农商银行推出差异化信贷服务:”金蜀农贷”支持种养殖业、”匠人贷”扶持手工艺传承、”青创贷”助力返乡创业。其中最具创新性的当属”茶叶仓单质押”业务,允许茶农以仓储茶叶作为抵押物,既盘活资产又解决融资难题。

在利率政策方面,该行严格执行支农再贷款优惠政策,较同类商业银行平均低1.2个百分点。最新数据显示,涉农贷款余额已突破38亿元,占全县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量的63%。

科技赋能的普惠实践

走进营业大厅,智能柜员机配备方言语音系统,62项常用业务实现自助办理。更值得关注的是”蜀信e”移动金融服务平台,整合了线上申贷、电子合同签约、还款提醒等18项功能,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全流程操作。

在风险防控方面,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农户信用评分模型,将征信数据与农业补贴、电商交易等信息交叉验证,不良贷款率连续5年控制在1%以内。这种”技术+人情”的风控模式,既保证资金安全又避免”误伤”优质客户。

银政合作的服务延伸

与县农业农村局的深度合作催生出”金融村官”制度——选派28名业务骨干驻村担任金融顾问。这些”不领工资的村官”除了普及金融知识,还协助开展产业规划,成功培育出剑门火腿、豆腐干等7个地标产品的产业链。

面对乡村振兴新需求,该行正在试点”智慧农业”综合服务方案,将物联网设备融资租赁、农产品溯源区块链技术等创新应用纳入服务范畴。这种与时俱进的变革思维,正是其持续领跑农村金融市场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