扎根乡土的服务基因
在剑门关脚下的田间地头,经常能看到挎着帆布包的工作人员穿梭于农户家中。这支由剑阁农商银行组建的”挎包服务队”,用脚步丈量着全县23个乡镇的金融服务半径。从春耕时节的助农贷款到秋收季节的现金收兑,这支队伍已累计上门服务超过12万次,成为当地农户最熟悉的金融伙伴。
特色金融产品矩阵
针对山区农户需求,剑阁农商银行创新推出”金竹贷””蜀道惠农贷”等特色产品。其中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”合作社成长计划”,已为87家农业合作社提供专项融资服务。在元山镇,通过”银行+龙头企业+农户”模式,帮助建成20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,带动周边436户农户年均增收2.3万元。
最新数据显示:该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38亿元,占全部贷款的73%,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较三年前增长156%。
数字化服务新突破
在保留传统服务方式的同时,该行加快数字化转型。通过手机银行”蜀信云”平台,农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贷款申请、农产品结算等业务。今年上线的”智慧村务”系统,更实现村级财务管理和惠农补贴发放的全流程电子化,已在43个行政村试点运行。
银政合作创新实践
与当地政府合作的”金融扶贫巩固工程”,创新推出扶贫贷款贴息政策。对脱贫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提供利率优惠,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.1亿元。在汉阳镇建立的”金融夜校”,每月定期开展反假币、防诈骗等知识培训,已举办专题活动89场次。
服务项目 | 覆盖范围 | 受益农户 |
---|---|---|
助农取款点 | 全县行政村 | 100%覆盖 |
金融知识培训 | 19个乡镇 | 1.2万人次 |
通过创新担保方式,该行将林权、圈舍等农村资产纳入抵押范围。在樵店乡试点推行的”乡村振兴卡”,整合了信贷、支付、补贴等多项功能,已发放1.3万张。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,让金融服务真正渗透到农村经济毛细血管中。